神经内科简介
一、学科发展历程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科组建于1956年,是自治区最早成立的神经专科之一,2001年分设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病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现有3个普通病区和NICU病房,共有床位156张(NICU 18张),分为脑血管病、神经重症、神经免疫与感染、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变性病、癫痫和睡眠障碍、眩晕、头痛等八个亚专业组,是自治区最早划分亚专业的神经内科。卒中中心全国综合排名持续名列前30,是全区唯一的国家静脉溶栓培训基地,带领全区进行卒中中心规范化建设;神经重症是自治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全、人员结构合理的NICU,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神经免疫与感染团队率先在区内开展血浆置换治疗危重神经免疫疾病,报道了国内首例屏状核脑炎,发现了亚洲首例特殊副肿瘤抗体,在华北地区有较高知名度;相继成为国家认知障碍诊疗中心、癫痫中心、头痛中心、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疗中心,各亚专业组引领着全区神经内科发展,挽救了患者生命,降低了致残,基本实现了大病、疑难病、罕见病不出区。
二、技术人员团队情况
全科共有174人,其中医生52人,高级职称专家40人,医学博士16人,医学博士后1人,博士后副研究员1人,硕士生导师14人,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自治区“321”人才2人,草原英才团队。
三、开展业务范围
脑血管病、癫痫、神经免疫疾病、神经感染疾病、认知障碍、帕金森变性疾病、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睡眠障碍、头痛、眩晕等疾病的诊治。
四、亮点技术业务
脑卒中绿色通道,卒中单元,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危重症患者救治,脑损伤评估,脑功能监测,血浆置换,生物靶向治疗,脑炎一体化诊治,肌电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精准治疗肌张力障碍,震颤分析,头晕精准治疗。
五、科研成果
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省厅级项目21项、院内科研项目15项、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10余项。
六、设施设备、接待场所
设立独立的试验药物储存室,资料室、样本管理室。
七、科室各PI简介:
朱润秀,女,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荣获首届内蒙古好医生,内蒙古医师协会名医称号及内蒙古草原英才。
学术任职:
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卒中健康教育与促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整体健康协作组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委员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脑健康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重症脑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委;
内蒙古卒中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内蒙古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
内蒙古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学组组长;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主任;
专业擅长:
从事临床神经病学工作30余年,在神经系统疑难及重症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类型的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颅内多发病变,脱髓鞘病,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类疾病,遗传代谢类疾病的诊治和神经康复等方面。
甄瑾,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罕见病、疑难病的临床与科研。近年主持课题8项,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第六届“内蒙古优秀医师奖”。
学术任职:
内蒙古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免疫与感染学组组长
内蒙古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内蒙古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
内蒙古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内蒙古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委员
内蒙古卒中学会常务委理事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免疫与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呼和浩特市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杨雷,医学博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诊疗工作18年,专业特长: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疾病、眩晕、头痛、癫痫、睡眠障碍等,长期从事癫痫及睡眠障碍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学术任职: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委员
内蒙古睡眠医学学会理事
内蒙古睡眠医学学会心理与睡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内蒙古抗癫痫协会理事。
撰写并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主编、参编专著教材2部。
科室各PI作为主要研究者承接的药物临床试验及作为SUB-I参与的药物临床试验明细
序号 | 期别 | 项目名称 | PI姓名 |
1 | Ⅲ | 一项评估remibrutinib相比特立氟胺在复发型多发性硬化受试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组研究,随后进入remibrutinib开放标签扩展治疗 | 甄瑾 |
2 | Ⅲ | 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 | 甄瑾 |
3 | Ⅳ | 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成人患者中评估伊奈利珠单抗(Inebilizumab)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开放单臂临床研究 | 甄瑾 |
4 | Ⅳ | 一项在中国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MS)受试者中评估口服奥扎莫德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4 期、多中心、单臂、开放标签研究 | 甄瑾 |
5 | Ⅲ | 复方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Ⅲ期临床研究 | 朱润秀 |
6 | Ⅱ | EVT201治疗失眠障碍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安慰剂平行对照II期临床研究 | 朱润秀 |
7 | Ⅱ | 评价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rhPro-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的时间窗分层、 随机、开放、阳性对照、多中心IIa期临床研究 | 朱润秀 |
8 | Ⅳ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确证研究 | 朱润秀 |
9 | Ⅲ | 一项替格瑞洛联合ASA 与单用ASA 相比在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和死亡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III 期临床研究 | 朱润秀 |
10 | Ⅲ |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静脉溶栓治疗发病0-4.5 小时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 朱润秀 |
11 | Ⅲ |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6小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 朱润秀 |
12 | Ⅲ | 依达拉奉舌下片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试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研究 | 朱润秀 |
13 | Ⅲ | 评价 EVT201 胶囊对比安慰剂在失眠障碍患者中疗效和安 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 | 朱润秀 |
14 | Ⅲ | 评价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治疗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 | 朱润秀 |
15 | Ⅲ | 75mg BHV-3000(Rimegepant)用于偏头痛急性期治疗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 | 朱润秀 |
16 | Ⅲ | 评估PXT3003治疗1A型腓骨肌萎缩症15个月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试验方案 | 朱润秀 |
17 | Ⅲ | 银杏总内酯滴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风病中经络-血瘀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 III 期临床试验 | 朱润秀 |
18 | Ⅲ | 一项评价TTYP01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 朱润秀 |
19 | Ⅲ | 评估酒石酸匹莫范色林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精神病性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方案 | 朱润秀 |
20 | Ⅲ | 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IL62注射液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Ⅰb/Ⅲ期临床研究 | 朱润秀 |
21 | Ⅲ | 一项旨在证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或高危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后因子XIa口服抑制剂Milvexian预防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I期、随机、双盲、平行组、安慰剂对照研究 | 朱润秀 |
22 | Ⅲ | 两项独立的在复发型多发性硬化成人受试者中对比frexalimab(SAR441344)与特立氟胺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Ⅲ 期研究的主方案/EFC17919 | 甄瑾 |
23 | Ⅱ | 一项在复发性多发性硬化患者中评价 obexelimab 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Ⅱ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 甄瑾 |
24 | Ⅲ | 评价琥珀酸多西拉敏片治疗短期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III 期临床试验 | 杨雷 |